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4米锚杆锚杆应力计算方法,以及3米锚杆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本文目录一览:
锚索预紧力160千牛,哪锚索锚固力怎么计算
锚杆(索)轴向拉力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:式中:Nak——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锚杆所受轴向拉力(kN);Htk——锚杆水平拉力标准值(kN);α——锚杆倾角(°)。根据稳定分析确定需要锚杆提供多大的设计锚固力,再根据设计锚固力来确定锚杆数量、锚杆形式、杆体大小、锚固长度等参数。
一点经验都没有的情况下,可以这样试算,先把预加力加为零,算出一个锚索拉力,前提是这个锚索拉力是能够保证基坑抗倾覆稳定的,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乘以规范上的70~95%得出预加力,再带进去计算,看位移能不能满足要求。
假设锚索截面积是2000平方毫米。图纸要求锚索张拉锁定200kN,张拉压力表应该显示100Mpa。
预应力锚索设计锚固力 预应力锚索设计锚固力的确定可分为两种情况。 (1)岩质滑坡 根据极限平衡法进行计算,需考虑预应力沿滑面施加的抗滑力和垂直滑面施加的法向阻滑。
首先要知道该螺纹钢的牌号,例如:HRB33HRB400、HRB500。无论螺纹钢的直径为多少,只要是同一牌号的螺纹钢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是一样的。
锚杆个数计算
把锚杆分布区划分成很多个同样大的矩形,让锚杆在每个矩形的中心,每个矩形中有一根锚杆,算出矩形的面积,就可以知道每根锚杆说占据的面积,就可以知道单位面积的锚杆数了;公式:(长除以0.3再除以2)X(宽除以0.3再除以2)=总个数。
锚杆个数计算:锚杆数量计算要根据布置锚杆的间排距和巷道断面确定,例如:巷道设计断面为6*2的标准断面,按照0.8*0.8布置锚杆,就应该是每排13根,如果你是交错布置就以排12一排13。由条件可以知道,相邻的3根锚杆呈等边三角形,变长5米。先求出三角形面积。
锚杆每延米数量(m)=每环锚杆根数*每根长度/纵向间距;钢筋网(25*25)每延米数量(kg)=钢筋线密度*环向长度*8;钢筋网(20*20)每延米数量(kg)=钢筋线密度*环向长度*10;隧道拱部的范围个人定义都不太相同,按图纸要求吧。有不明白的可站内联系。
如果只计算锚杆每平米含量,那就容易。先看设计图的设计间距,两个方向的间距相乘就是每根锚杆所占的面积。例如a×b=ab,那么,1/ab就是每平方面积含的锚杆数。这只是计划值,准确的平均值是工程完成后,数数总锚杆数,测量总面积。总锚杆数÷总面积就得答案。
由条件可以知道,相邻的3根锚杆呈等边三角形,变长5米。先求出三角形面积。求出三角形对应的锚杆个数,每根锚杆由6个三角形公用,即每个三角形对应1/6*3=1/2根。由总面积除以三角形面积乘以对应的锚杆个数=总锚杆根数。
锚杆支护的设计方法?
工程类比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,它根据已修建的类似工程的经验直接提出锚喷支护设计参数。通常,工程类比法是根据锚喷支护规范中的锚喷支护类型和参数表进行的。在确定锚喷支护类型和参数时,应当体现如下原则:(1)根据不同的围岩压力特点,对拱墙采用相应的参数。
主要从支护材料的配套上进行研究,包括支护材料的力学性能、各个构件的力学性能和型号选择,相互间的配套选择,包括托盘和垫片以及螺母等。二是支护参数的设计,主要包括锚杆(索)的间排距、锚杆(索)的长度和杆径、锚杆(索)的角度,以及其它构件的力学参数和几何参数的选择等等方面的设计。
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可以采用锚杆支护、喷射混凝土支护及喷锚(网)复合支护等柔性支护方法。隧道除洞口段设置明洞外,其余均采用柔性支护体系结构的复合式衬砌,即以刚拱架、锚杆、喷射混凝土等为初期支护,模筑混凝土为二次衬砌并在两次衬砌之间敷设EVA防水板加土工布。
确定设计方案:根据具体地质条件,选择合适的锚杆类型和布置方式。准备施工材料:包括锚杆、锚杆管夹、喷射混凝土等。进行坡面处理:根据坡面岩土破碎情况决定是直接打锚杆还是先进行喷浆处理,对坡面进行测量放点,标记打锚杆的位置。进行锚杆施工:根据岩层情况选择合适的锚杆施工方法。
请问有知道矿井锚杆、锚索的计算公式的吗?
1、锚杆(索)轴向拉力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:式中:Nak——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锚杆所受轴向拉力(kN);Htk——锚杆水平拉力标准值(kN);α——锚杆倾角(°)。根据稳定分析确定需要锚杆提供多大的设计锚固力,再根据设计锚固力来确定锚杆数量、锚杆形式、杆体大小、锚固长度等参数。
2、锚杆钻孔直径计算公式:厚度(单位mm)×宽度(单位mm)×长度(单位mm)×85(国标密度)÷壹后面九个零=重量(单位吨)钢板四切边是理论计算重量,毛边或者两切是过磅计重。 钻孔直径=0.00786×边宽×边宽。
3、一般需要进行配重,即在锚杆的末端或其他位置加装一定重量的铅块、砝码等。配重的重量需要根据具体工程需要进行计算。综合上述三个因素,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锚杆的重量:锚杆重量(kg)= 材料密度(g/cm)× 净长(cm)×π/4 × 直径(cm)+ 配重(kg)。
4米锚杆锚杆应力计算方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3米锚杆、4米锚杆锚杆应力计算方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